建筑公司BAM和Weber Beamix已開始在荷蘭建造世界上最長的3D打印混凝土人行天橋。該計劃簡稱為“橋梁項目”,由荷蘭國家公共工程和水管理總局Rijkswaterstaat委托,由設計師Michiel van der Kley和埃因霍溫科技大學共同資助。盡管將在奈梅亨架設,但這座橋目前正在BAM和Weber的3D打印設施所在的埃因霍溫市進行打印。
2021年3月21日,上海市寶山區(qū)蕰川路智慧灣科創(chuàng)園內(nèi)全國首個采用混凝土3D打印而成的圖書屋。
在2019年11月對一棟單層房屋進行3D打印之后,印度最大的建筑公司Larsen&Toubro Construction(L&T)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完成了該國第一座3D打印的兩層建筑。該建筑面積僅為65平方米,使用OEM COBOD提供的大幅面混凝土3D打印機制造,由L&T內(nèi)部團隊開發(fā)的本地3D可打印混凝土混合物組成。該大樓位于該公司金奈市附近的Kanchipuram工廠,甚至集成了鋼筋,并且完全符合印度的所有建筑規(guī)范。
亞利桑那州立大學(ASU)的土木工程教授Narayanan Neithalath和其他四名同事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AccelNet計劃中獲得了為期五年的200萬美元撥款,目的是促進圍繞更多領域的具體3D打印研究的合作超過十三個國家。該計劃還將加快混凝土增材制造(AM)的進度,并幫助應對科學和工程學方面的挑戰(zhàn)。
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(fā)了一種創(chuàng)新的新方法,該方法將3D打印的聚合物八邊形格子并入混凝土結構中,從而使聚合物起到增強作用。使用輕質(zhì)聚合物晶格,可以將混合物中的混凝土含量降低約33%,從而降低了結構的總重量,同時還提高了其延展性。晶格增強結構也被證明與傳統(tǒng)水泥一樣具有承重能力,同時兼顧了兩者的優(yōu)點。
據(jù)魔猴網(wǎng)了解,格拉辛達·費雷拉(音譯:Gracinda Ferreira)有一個有趣的概念,可以在火星及其他地方建造建筑物。她的ADAM項目目標是:使用自動構建工具在地面上進行3D打印,當ADAM項目完成后,它就位并成為相關房屋的一部分。這些與我們這些年來看到的“火星居室”的想法完全不同,這是一種不同的解決方案。
南洋理工大學的學生Biranchi Panda在最近發(fā)表的《用于數(shù)字混凝土建筑的高容量粉煤灰混合物的3D打印》中,探索了如何改進基于粉煤灰的地質(zhì)聚合物并將其用于建筑的3D打印?;炷潦鞘澜缟鲜褂米顝V泛的材料之一,承包商現(xiàn)在可以從纖維增強,聚合物制成甚至自密實的材料中選擇多種選擇。使用SCC有許多好處,包括流動性,表面質(zhì)量,耐用性等。然而,復雜幾何形狀的制造仍然具有挑戰(zhàn)性,需要增加費用并需要更多的人力。
近些年來,3D打印技術有了非常迅猛的發(fā)展,且在社會生活的很多領域到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,而在建筑領域,3D打印技術操作更加方便、簡單和快捷,可以應用簡單、真實的材料對實體進行快速的建造和成型,對于成品,能夠直觀的反映出建筑物的結構、尺寸等相關特點,3D打印建筑模型在未來的發(fā)展中具有良好的發(fā)展前景